top of page

Where the electrochemistry meets the
human-machine & material interface

 

We de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to answer the societal issues coming with high implications, by harnessing electro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我們透過電化學、生物化學與材料科學的知識與技術,致力於發展全新策略以解答社會的重大問題。

願景與使命

我們透過電化學、生物化學與材料科學的知識與技術,致力於發展全新策略以解答社會的重大問題,邁向永續地球。當前持續的興趣包含三個領域: 二氧化碳電催化、生物傳感技術、鋅離子/空氣輕量化電池。儘管我們是一支很年輕的研究團隊,但我們正在努力開創在國際前瞻研究的工作。我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邏輯思維,期許他們在不久的將來為社會貢獻他們的知識和技術。

We ded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to answer the societal issues toward sustainable earth coming with high implications, by harnessing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science, electro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ngoing interests range three general areas: CO2 Electrocatalyst, Biosensing, and Zinc Ion/Air Batteries. Albeit the group comes with a short history and inadequate impact, we are struggling vigorously to suit our work at the forefront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e students are incubated with creative and logical ideation,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thei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o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永續發展目標在2015年由聯合國提出,作為2030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針對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包含消除貧窮及飢餓、實現性別平等、減緩氣候變遷、增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等目標。已經邁向地球共治的我們,永續未來行動刻不容緩。我們透過電化學、生物化學與材料科學的知識與技術,在減緩氣候變遷、確保健康與福祉、可負擔的潔淨能源、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以及打造永續城市與社區等五項議題上渴望做出巨大貢獻!

​關於我們

劉大中博士 Ta-Chung Liu

實驗室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 材料博士

 

劉大中博士於2022年加入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擁有電化學、奈米材料與製造、軟材料和介面化學工程方面等超過10年的專業知識與研發經驗。

 

由於看見永續能源與精準醫療監控的未來,2017年自國立交通大學材料所博士班畢業後,在原實驗室開創新領域,獨立研發軟性材料於永續輕量化電子能源的應用。後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習植入微電子電化學感測技術。在這5年間,除了取得相關專利,也同時尋求醫療監控裝置邁向商業化的解決方案。

由於深耕電化學領域,並一直有著對全球暖化議題的危機意識,希望能以電化學與材料科學的知識與技術,從事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業。因此開啟了鋅離子/空氣電池與二氧化碳轉化技術的研究,尤其深入探索高熵電解質。

0S5A9101-removebg-preview.png

劉大中博士 Ta-Chung Liu

經歷:

國立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所 博士後研究員/史丹佛大學 化工所 訪問研究科學家/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工系 專任助理教授 (在職中) /工業技術研究院 機械與機電系統所 特聘研究顧問 (在職中)​​

 

專長:

電化學生物傳感技術/電化學能源儲存/電化學催化/奈米材料與製造/介面化學與工程/電解質工程

VR Headset

研究團隊起源一

低成本的輕量化電池

當全球爭奪鋰礦時,特斯拉前副總裁馬特奧的新創公司以最廉價的鐵開發出「鐵鏽電池」,單座儲電量相當於2萬輛電動車,成本僅鋰電池的1/7,獲比爾蓋茲大力投資。長時儲能將是釋放風能、太陽能價值並保障穩定供電的關鍵。

在元宇宙與物聯網爆發的今日,配有連身的體感裝置,來實現沉浸式的娛樂、工作以及健康監控,顛覆現今並開創更有效率的生活模式。

兼具低成本、高能量密度與環境友善的輕量化電池,廣泛應用於再生能源儲能、AI運算中心、人型機器人、無人機、低耗能顯示器等領域,將改變全球能源格局。其中,開發高效能與永續的高熵電解質是我們的焦點工作。

研究團隊起源二

邁向一個永續的地球: 碳轉化

由於人類經濟活動的高度發展,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攀升造成全面的氣候變遷與暖化問題。我們應當燃起危機意識,積極採取行動去擺脫碳密集的能源汲取手段,以及減少大氣中的碳排放,以對付這個嚴峻且緊急的地球危機。

蓬勃發展的鋼鐵水泥石化電力等製造業,帶來生活便利與就業機會,卻也造就難以逆轉的環境危機。事實是,經濟與環境似乎難以脫鉤。

 

我們不把二氧化碳視為十惡不赦的壞蛋,反而利用它作為原料,轉化為各種化學品、材料與燃料,希望取代所有化石原料製作的產品。不僅降低碳排放,還維持了人類的文明發展,創造雙贏。

研究團隊起源三

精準醫療X無痛的監控: 為何要開發微侵入感測傳感器?

當前的醫療,都以統計的平均值來預測、判定人體的健康參數。即使運用大數據,也無法精確掌握單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因為每個人的基因不同,身體的變化、所需藥物的成份,就不可能一模一樣。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打造無痛的穿戴式/植入式健康監控設備,隨時與長時紀錄「單一病患」的生理數據,輔以大數據分析,將提供最個性化、最精準的治療方式,提升人類的健康,以及提供一個醫學與生化基礎研究的強大工具。

bottom of page